“鹰演”—经典案例解读
来源:众利和康 作者:张科 时间:2017/08/17
一:实例一
王××,女性,67岁,临床主要表现:左侧肢体乏力,左上肢明显,伴头晕。
EIS电子扫描提示:
植物神经系统:血脂代谢[33];
生化:低密度脂蛋白[5];
颈部血管:右颈动脉[-62],左颈动脉[-42];
总体风险评估:1.脑血氧及血糖偏低倾向,建议行脑部 磁共振检查。2.血脂水平轻度变化。
1、风险柱提示神经系统风险最大:

2、颈部血管风险预测值:
右颈动脉[-62],左颈动脉[-42]

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颞叶及右侧边缘系统区域 [-65],右侧额叶皮层 [-53],颞叶及左侧边缘系统区域 [-57],左侧额叶皮层 [-57]。

4、间质的生化分析数值:
低密度脂蛋白[5]

5、植物神经系统分析的风险预测数值:
血脂[33]

6、进一步临床检查——颈动脉彩超:
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

7、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

8、颈动脉彩超:
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颈总动脉轻度狭窄,右侧颈外动脉轻—中度狭窄,左侧颈总动脉局限性轻度狭窄。
血脂:高密度脂蛋白: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49mmol/L。
头颅磁共振:①、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右侧半卵圆中心、右侧额叶深部、颞顶叶、脑桥多发脑梗塞;
② 、脑萎缩。
9、临床诊断:①、急性脑梗塞;②、右侧颈内动脉闭塞;③、血脂异常。
10、①.临床符合率较高( 血脂、颈动脉、脑血管);②. EIS电子扫描功能检测系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风险作出较准确的提示,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脑缺血的定位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实例二
李××,女性,73岁。主诉:头晕5年。既往史:有3年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病史。
1、EIS电子扫描提示间质的生化分析数值:
甘油三脂[10]、低密度脂蛋白[7]、血糖[10]

2、激素分析的数值: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3、植物神经系统当时状态提示:
血糖升高[40],基础代谢[54]

4、消化系统当时状态:
胰腺区域[32]; 胰腺机能不良,糖原生成增加,糖酵解能力降低。

5、双测颈动脉检测值:
左侧颈动脉[-23],右侧颈动脉[26],左右两侧颈动脉的生物活性值不平衡。

6、DDFAO电子扫描提示

7、受检者进一步接受了各项临床检查:
①.心脏彩超:左室壁轻度肥厚,符合高血压心脏病声象。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②.生化28项:低密度脂蛋白:3.78mmol/L,血糖:8.83mmol/L。
③.颈动脉彩超示:符合双侧颈总动脉硬化声像改变。
④.24小时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个别双源),个别成对(个别双源),未见ST-T改变。
8、提示:
①.临床符合率较高(血脂、血糖、胰腺功能、血压、颈动脉、心脏等靶器官受影响程度);
②.虽然心脏彩超未提示明显的缺血所致的形态学改变,心电图亦未见明显缺血ST-T改变,但EIS提示了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示存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与临床相符合。
三:实例三
1、周女士,女性,57岁,省级单位领导。平素工作繁忙,五年时间里,曾三次在不同时间进行电子扫描检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2007年12月21日首次进行电子扫描检测。
存在的危险因素:
①. 代谢功能的异常(血脂、血糖);
②. 高血压病风险人群;
③. 体重指数属肥胖(向心型)。
(1)扫描结果,整体评估,提示消化系统风险指数最高:

(2)消化道功能轻度改变的倾向:
胰腺机能轻度变化。

(3) 消化系统评估:
糖原生成增加,糖酵解降低。

(4) 内分泌系统当时的状态:
①醛固酮分泌轻度变化;
②胰腺机能轻度升高;
③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
(5) 内分泌系统当时的扫描值:
①植物神经系统:血脂代谢[33];
②高血压的倾向:醛固酮的升高 [30] ;
③胰岛素分泌的增加:胰岛素分泌量[19] ;
④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间质的雌激素[-30] ;间质的促卵泡激素[30] 。

(6) 植物神经系统变量明显

(7) 生化系统扫描结果提示:
血脂超过红色预警线,血糖达到红色预警线。

(8) 参照中国成人体重指数标准,体重指数37.89≥28, 属于肥胖范围;
《世界卫生组织的体重指数(BMI)标准》,属二级肥胖(严重肥胖)

(9) 二十四条主经络的生物活性评估:
各经络生物活性升高。

3、(1) 2008年08月02日检测结果与2007年检测结果大致相仿,总体评估,主要存在心血管系统的风险。

(2) 胰腺机能评估轻度变化与2007年相仿。

(3) 生化系统扫描结果提示:血脂较2007年升高。

(4) 激素——内分泌水平与2007年相仿。

4、周女士,2011年12月16第三次检测,与2007年12月21日相隔4年时间:
存在的危险因素:
整体功能的下降,体质的改变,免疫力的降低;
血管疾病见险的增加;
代谢失调的倾向(血压、血糖、血脂);
体重仍然属肥胖,较前稍增重。
(1) 柱状图显示最高风险值为心血管系统。
(2) 内分泌系统提示:胰岛素分泌减少,与2007及2008年扫描结果比较有所改变,醛固酮增加,仍存在高血压的风险。

(3)消化系统评估:消化不良;肝脏,胰腺或胆囊功能轻度改变的倾向;食道返流状态或疝气的倾向;肠内菌群失调, 消化道功能变化。

(4)氧化自由基的增加,长期疲劳状态的预警,机体免疫力较前下降,免疫状态提示负值[ -23 ]。

(5)体重呈上升趋势, 脂肪较前增多。体重指数(BMI):40.23,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三级肥胖。

(6)二十四条主经络的生物活性评估:
各经络生物活性降低,较2007年明显下降,其中以肾经[ -64 ],脾经[ -53 ],较为明显。

(7) 周女士,2011年10月09日在我院体检结果:
生化检查:葡萄糖:6.05mmol/l,甘油三脂:0.71mmol/l,总胆固醇:5.7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98 mmol/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性激素6 项: 卵泡刺激素( F S H ) : 3 0 . 8 4 , 黄体生成素( L H ) : 2 6 . 5 1 , 雌二醇( E 2 ) : 8 3 . 9 4 , 催乳素( P R L ) : 146.25,睾酮(TSTO):1.69,孕酮(PRG):0.92。
四:实例四
1、王××,男性,38岁,平素工作劳累,易感疲劳,肢体困乏,面色晦暗。既往有脂肪肝、血脂异常病史。
生化检验:胆固醇:5.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0mmol/L,甘油三脂:1.15mmol/L。
(200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血脂分层切点,血脂边缘升高:胆固醇<5.23~6.19 mmol/L;或LDL-C <3.37~4.134 mmol/L ;或甘油三酯1.70~3.98 mmol/L 。)
2、EIS电子扫描显示:
①. 生化分析的风险预测数值:甘油三脂[10],低密度脂蛋白[5];
②. 植物神经系统分析的风险预测数值:血脂[63],脂肪分解[-63],肝糖原生成[63];
③. 心脏风险提示:脂质代谢失调的倾向,血脂水平轻度变化。
3、间质的生化数值:
甘油三脂[10],低密度脂蛋[5]。

4、植物神经系统分析:
血脂[63],肝糖原生成[63]。

5、心脏风险提示:
脂质代谢失调的倾向,血脂水平轻度变化。

6、超倍生物显像系统提示:
异源性脂质斑块增多、胆固醇结晶、血小板聚集。

7、提示:
①.血脂代谢临床符合性好,指标更敏感;
②.虽然受检者暂无任何心脏的临床表现,但EIS电子描扫功能检测系统及超倍生物显微系统均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③.应提醒受检者注意血脂监控,开始进行生活方式等早期干预。
五:实例五
1、左肾上腺髓质区域[34]、醛固酮增高[29]:


2、左颅骨内脉管交感神经[46]、左心室[28]。


3、综合分析:
①植物神经系统提示:一侧颅交感神经活跃(兴奋性增强);
②肾上腺髓质生物活性﹥+20;
③间质激素水平提示:醛固酮分泌呈上升趋势;
④心血管系统提示:左心室压力增加;
⑤体重指数(BMI) 25.10——超重。
4、提示:
虽然受检者从未发现血压增高,一般血压水平在120/80mmHg左右,但EIS电子扫描多处提示高血压的风险。
查找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家族史;
②体重超重:BMI>24 ;
③有饮酒史。
提示:存在波动性高血压的风险(即将出现,或已经存在)。
建议:加强血压的自我监测,及早生活方式干预。
六:实例六
1、陈女士,女性,64岁,失眠十余年,畏寒怕风。
典型失眠患者的大脑状态评估:
睡眠功能轻度改变;血清素减少,下丘脑的神经兴奋性降低,额前区及边缘系统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2、总体评估,主要存在神经系统的风险。

3、神经递质变量增加。

上一篇:上本堂赋
下一篇:“鹰演”检测,护航您的健康